1 J# `6 @1 X/ A0 J6 E
职场三类称呼8 Y* Q/ J6 q; E* n6 J# {
新雄:人在职场,同事和上司是职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同的职场称呼则可以反映出职场关系的亲疏、职场环境的优劣,甚至可以从中大致了解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人际关系现状。今天,我们就谈谈职场称呼这个话题。 9 g1 b7 B9 \7 k0 p
王国华:该如何称呼同事和上司,很多职场中人都琢磨过。称呼得妥帖,不仅可以处理好与同事、上司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以为自己赢得不少印象分,为职场发展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2 l' z. ?- j; H" Z- t 周和毅:的确如此。
. w7 q& x8 W: G7 x* z6 @ 新雄:看来两位对此已初步达成共识,那么我们先对职场称呼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吧。
5 A4 Q* b5 K" ~+ z 周和毅:最喜闻乐见的称呼恐怕莫过于昵称了。比如一个女孩叫“刘艳丽”,以艳丽、丽丽、小丽等昵称称呼她就比直呼姓名显得亲切。此外,称呼年长者为老兄,年幼者为老弟,也可算是昵称的一种。可以说,昵称是一剂润滑剂,可以润滑职场紧张的人际关系。 3 f: [2 T' S6 B
王国华:还有一类以行政职务相称的称呼,如“主管”、“经理”、“老总”、“科长”、“处长”等,这些称呼里面有较多对对方敬重的成分。
- g! y" X7 Y. K7 i: i& m0 { 周和毅:我现在所在的单位,大家习惯以“老师”相称。很多职场中人,会因为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学识被人敬重而感到高兴,他们有时更希望别人以“老师”相称。这类称呼也含有尊敬的成分。
8 V: u n) K7 Q) q 新雄:我在采访中发现,有些单位里同事之间私下里习惯反着叫:年长者称年轻人为“老张”、“老王”什么的,而年轻人则称年长者为“小张”、“小王”什么的。据说“反着叫”能让部分年长者找到一点年轻的感觉,让年轻者找到成熟稳重感。
2 L9 r. i! Q8 G- t 王国华:新雄说的这类称呼带有幽默、调侃的味道,恐怕应当慎用,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乐意被“反着叫”、“错着叫”的。
' O6 z4 `1 l. n3 _8 ?1 w+ j% M- y7 M 活用称呼为自己加分
- b4 q0 l0 [8 s! } 新雄:正如王老师所言,职场中人称呼同事和上司恰当了,可以为自己赢得不少印象分。反之,则可能产生不快,为人际关系设障。 0 ~* Z6 V$ ^" G7 T; \
周和毅:我想,在对待称呼问题上,首先要认清大环境。一个企业以什么类型的称呼为主,与企业管理者的风格、管理者的个性,以及企业文化都有紧密关系。 N, i" e3 ^5 P7 X& W( h. q
王国华:一滴水能见太阳的光芒,通过称呼,的确可以触摸到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我同意和毅的观点。
: g0 J& G. O5 Q, y$ A, r 周和毅:比如,在由学者创办的企业里面,大家可能会根据创业者的习惯,彼此以“老师”称呼,我所在的企业就是这样的。在一些注重团队合作的企业、学习型企业及亲情色彩浓厚的中小型家族企业里面,等级观念比较淡化,大家以行政职务相称的情况可能比一般企业要少。如果在这样的企业里面,死板地以行政职务称呼上司或者同事,可能并不合时宜。 5 C) g- Y* `4 H0 ?/ v
新雄:王老师,你既有企业工作经验,也有政府工作经验,如今又是高校老师,职场经验丰富。在称呼问题上,你一定有自己的心得? / U4 {" x# m1 |
王国华:心得谈不上,但说出来可以借鉴一下。职场中人可以灵活一点,适时变个法子“高呼”同事或上司。如:称普通职员为经理,称经理为老总,通过称呼暗示他在你心目中的地位,让他从你这里感受到难得的尊重。而过去以行政职务称呼同事或上司,在场合适当的时候,也可以直呼其名甚至降低级别称其为“老弟”,以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 J7 |$ Q" R6 h) S6 k
新雄:但是口头上让对方“降级”,不会惹人不快吗?
n7 t' w& R9 H9 N 王国华:当然了,活用称呼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场合和语气,否则容易弄巧成拙。
! }$ x* J9 ^6 B
0 O+ E, I0 R' n2 x"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