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 P. ~& Z0 e( \! ~) \一、尊重他人, M4 V# W& N$ ]. Y* u8 z# g" m
无论与你交往的人身份多么卑微、形象多么猥琐、言行举止多么怪异、爱好习惯多么让你难以接受,你始终能尊重他,待他如一个与你平等的人,你就能获得他对你的尊重。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诚然我们不是圣人,不可能彻底摆脱世俗的影响。只是我们需要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提醒自己逐渐以平等心待人,则会在人际交往中比较顺畅,少些挫折。! H: o1 }, t {8 ?1 S" M
7 w- b$ I+ k+ h. L( ?% W; c 二、倾听并恰当地给予反馈
* ]4 \2 A0 ?9 P/ Z4 ^8 y* j7 M7 L9 ^2 N; x2 R! o
三、不吝啬自己肯定和赞扬的话语,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 n% K9 H. F& p1 C8 y
看到其他人身上的优点或者美丽的外在变化时,大胆地给予赞美或认可,会给对方带来欢乐。这种欢乐和谐的氛围会影响到其中的人,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轻松融洽。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和赏识。赞扬能让人身心愉悦,精力充沛,还能激发自豪感,增强其自信,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认识自身的生存价值。
! W% Y# t! P& M' o0 N
2 l8 Z+ V# _, I, U8 Y 四、学会宽容和谅解( s/ w; p% ^4 A n* _, D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看看我们自己,毛病与优点并存,其他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与人交往时,不要总是看到别人的短处,想想他人的长处。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一无是处的人,就像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人一样。对于别人的错误甚至无理取闹,不要揪着不放,得理不让人,斤斤计较,针尖对麦芒。不宽容对方,以牙还牙或者坚决对立,那么隔阂就会越来越深,人际关系只会越来越紧张,对人对己没有任何益处,只会增加更多的麻烦。可见,苛求他人就是苛求自己,宽容他人就是宽容自己。
?6 p; @$ i4 D2 Y; i/ V4 q
/ h) H* h6 r$ C, v 五、适当地替他人着想,切忌自我中心、损人利己2 L; | o# @; k1 F0 s
切记也不要做那些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常想如果自己处在他人的位置上会怎样,就能理解他人的反应,也就不会出现强求别人做到连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情。* _* q2 N/ I) \0 N5 X5 B' f
* i, ~7 b8 [" X3 x6 b2 l, j3 F C* t 六、遵守所在群体的基本规则
; i$ ]8 W8 L6 `$ r$ x 遵守群体规则,即意味着尊重关注他人的需要。不要因为自己影响到其他人,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 J' M0 Q# Z% a' v, f$ e
0 c. z" X- C* D; B$ U& F 七、关心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
( x" }3 O2 t/ ~# x }4 T 每个人都难免有困难,需要他人的帮助。一个不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很难要求别人帮助他。主动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去帮助他,当他人遭到困难、挫折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人出头露脸或获益的机会。时时能给别人关心、帮助和支持,才能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n5 k+ _4 K& E( Q% X5 j7 L9 [9 x0 u8 A- e( ?8 [( L! }3 H3 M
八、保持独立自主与谦虚的品质
" v. W. F2 N9 Y" |9 { 与人交往时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人云亦云、趋炎附势,更不要骄傲自满、目空一切,不要总是与人抬杠。无论是否有理,总要找出依据说明自己如何有理、对方如何无理,处处、事事、时时要显示自己高明、自己是胜利者。长此以往,则会很难让人容忍,埋下隔阂与不满。
3 u$ V6 d, Q6 ~1 m
! j, S; r1 x2 s. g" U 九、保持微笑! c& Z# W+ N7 `1 W5 x- o6 M
微笑和些许幽默有助于增进交流。
5 L6 I. k6 R# A! Z7 A' F6 P& u
! x7 Y% O+ C: b; k# ^. g 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 K' z+ p5 ^& I1 V' m
这个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性格、爱好、习惯和信仰会迥然不同,各有各的魅力。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喜恶,会有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因此,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要求别人。需要避免在没有深入交往的情况下,单凭第一印象或断章义的某句话就对一个人横挑鼻子竖挑眼,妄下断语或猜测。! |/ _0 m0 e0 R
如果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尽量多地按上述原则行事,则会发现我们原来是一个颇受人欢迎的人。但需要提醒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人喜欢我们,就会有人对我们无所谓甚至讨厌我们。这就是现实社会,我们不要期望人人都喜欢我们,因为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