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村镇处置村报账员
1 n8 Y! Y8 Z. h
. N0 u' [2 L# {8 f% b隐匿、拒不交接账目问题典型案例
! R* W7 x! b! ]! `: r
- X! V" f7 l$ P0 k$ c3 }【基本情况】
/ l0 @- p% x$ H0 v- x) \8 D0 M+ o. {/ J+ d9 D
宋村镇宋村村现有1216户、2506人,党员150名。近年来,该村派性较重,干部岗位竞争激烈,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往年累积矛盾日益显露激化,村级工作推进困难重重。尤其是村原任报账员林某离任后,隐匿、拒不交接账目,导致该村派性矛盾更深,一度对基层组织建设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 g/ b1 B5 J& Q9 L, r7 z) j+ D# L( g: G) N. |& N2 S
林某,男,汉族,1969年12月出生,中专文化,宋村镇宋村村人,1990年10月参加工作,200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11月至2011年2月任宋村村报账员。 ; k* w5 z$ N; z6 Y$ l9 M* f! U
% w, ]) o0 `7 y
【案件经过】
$ w& Z% E2 ]% t" g- |. @# D1 ?" V- w% N+ t. p7 f$ p8 p
2007年至2011年,林某担任宋村村报账员期间,多次未按时向镇农村财务会计服务中心上报本村账目。2011年农村“两委”换届选举结束后,5月11日林某离任,但未及时办理会计事务移交手续,并拒绝上交其制作和保存的宋村村财务会计凭证、账簿等会计资料。
$ `: ~ W) V4 ~ D% o' F# g1 G1 c
) T8 k' e( h: p4 f2 m为了维护农村工作稳定,顺利完成农村换届选举工作,镇党委从大局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次安排专人会同林某的亲属一起做其思想工作,但林某始终拒绝进行交接。在多次做思想工作遭拒后,镇党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向林某出具了书面告知书,责令其限期进行交接,并上交会计凭证、账簿等资料。但林某以自己办公室门锁被撬、会计凭证丢失为由,拒绝上交。为此,镇党委研究决定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妥处。 ; V/ K" s( L1 O2 U3 @
5 R8 K! x/ X$ `& r' r) k经公安机关侦办,2014年5月20日,在小观镇南廒村村民刘某某家中发现林某藏匿的宋村村现金日记账簿、收支单据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经清点统计,被告人林某隐匿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涉及金额达人民币1465330.74元。
% t; c2 ^8 y W6 _# H' Z/ }
& m7 Y) m8 w/ A) Q2016年2月26日,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法院判决林某犯隐匿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零6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7万元。2016年5月,文登区纪委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给予林某开除党籍处分。 / n; g$ y3 K4 o8 h( _' n [
2 E2 k0 |' n9 j7 q4 } G; {9 ?
【工作启示】 . Q( z$ P" S/ h# X. h, i
% k% i" ~& j* s0 Z2 i( J& h- u在该起案件中,林某作为村委会报账员,却拒不按时进行报账,肆意隐匿村委账目,嚣张气焰可见一斑,为农村报账员管理工作敲响了一记重重的警钟。究其原因,一是部分村报账员个人素质不高,文化水平较低,抵不住利益诱惑,丧失起码的岗位信仰与坚守;二是村报账员任命程序不规范、把关不严格,一些村报账员存在“任人唯亲”现象,导致失职渎职行为易发多发;三是一些村财务管理制度存在明显漏洞,缺乏有效监管,报账员岗位风险点较多。
. q8 N( U/ [1 u& V
4 t, l: C" j! a# d" @针对林某事件,宋村镇党委深感痛心,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镇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农村财务和报账员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完善了《宋村镇农财中心财务管理制度》,对村级结账报账制度、村零工报账制度、财务开支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村公章管理制度等进行了详细的规范与说明。二是严格人员选聘。在选拔村级报账员时,强化镇党委的主导作用,坚决杜绝“任人唯亲”的行为,由镇财政经管服务中心统一招考聘用,一经确定,一般不得随意变动。三是强化业务培训。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报账员就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专题培训,教育引导所有参训人员时刻紧绷财务管理这根弦,提高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四是规范监督管理。所有村级事务都要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流程开展,规范约束村干部施政行为,避免出现私自决策、资金运用不当的现象。
( x5 J% B" l6 Q3 p& R2 W9 q0 [2 e3 z' v4 Q+ D/ B
|